Q&A

Q&A—月子生活篇

產後為什麼要坐月子?

產婦在生產時用力消耗體力,對正氣有所損傷,且分娩出血,氣隨血耗,導致氣血俱虛, 故產褥期產婦的體質“血不足而氣亦虛",坐月子所使用的饍食均為大補氣血之品,有助於產婦體力的恢復以及子宮的復舊。【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坐月子時起居要注意什麼?

1、注意保暖,避免吹風受涼,不碰冷水、禁吹冷風,洗頭髮要馬上吹乾。衣服應厚薄 適宜,避免過熱汗出過多。
2、儘量少勞動、多休息,睡眠要充足,不宜過早過度操勞、不宜哭泣及久視。禁爬樓梯、彎 腰、蹲、屈膝、盤坐。
3、定時排便,注意陰部、肛門清潔。
4、產後五六十天內宜禁止房事。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什麼是坐月子的階段性飲食及中藥調理?

坐月子時,無論飲食或中藥調理,都應該分階段,不應整個月都吃生化湯或麻油雞,因為有順序且循序漸進的服用不同的食物及中藥,才能將調理發揮到最大的效果。 飲食方面,自然產產婦的坐月子膳食一般分成三個階段:
1、產後 1-6 天,飲食應以清淡食物為主,多吃雞湯、魚湯及排骨湯,不吃麻油及酒。
2、產後 7-13 天,飲食中可加入麻油來烹調,可以多吃麻油炒腰子、麻油炒桂圓或麻油煎蛋等。
3、產後 14 天後,可以吃以酒為主的料理,例如燒酒雞、燒酒蝦等。 中藥調理方面,應依序有以下四步驟: 1、第一步驟:中藥以補陰化瘀為主。目的在促惡露的排出及子宮的收縮。 2、第二步驟:中藥以養血化瘀及補氣為主。目的在加強子宮內膜的修復以及幫助腰骨的氣力。 3、第三步驟:中藥以補氣健脾與袪濕。目的在調整腸胃功能和水分的代謝。 4、第四步驟:補氣養血益腎。目的在幫助子宮、骨盆的恢復,及補腎固筋骨。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為什麼產後要喝生化湯?

生化湯是民間常用的產後坐月子處方,生化湯對產後母體的恢復有很大的助益,它可增助子宮收縮,以幫助排除惡露及未剝離之黏膜組織,並可以幫助子宮復舊。

自然產的產婦與剖婦產喝的生化湯有什麼不同?

自然產可以從產後 24 小時後開始服用生化湯,每天一帖,連續服七至十帖;剖腹產則 從產後第 3 天後開始服用,每天一帖,連續服五至七帖。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產婦可不可以喝水?

民間傳說產婦坐月子喝水終生肚子無法縮小,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水是維持人體重要的要素之一,除了特定疾病之外,例如高血壓、水腫、腎臟病等特殊疾病之外,並不需要特別限水。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什麼人不可以喝生化湯?

如果產後有不正常出血、感染、腹痛、便秘、腹瀉、發燒、發炎反應、流行性感冒、惡露黏稠味道不佳等症狀時必須停服生化湯,必須另開立處方,須以生化湯加 減來服用,而且在服用一段時日之後,也必須視產婦康復情形另行改方。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素食的產婦如何攝取營養呢?

素食產婦最缺乏的營養素是維他命 B12 、維他命 D 和鐵質,建議不要吃全素,補充牛 乳或雞蛋,以從中獲得一些重要的營養素,如果無法吃奶蛋,必須加入營養補充品,來增添 營養素,素食產婦必須更重視中藥藥饍 的部分,才能讓素食產婦得到較好的調養。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產後為什麼不可以蹲或盤坐?

生產時,為了讓嬰兒順利通過產道,肌肉、靭帶會變得鬆弛,包括骨盆的肌肉靭帶,甚 至恥骨聯合也會較鬆弛,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幫助骨盆的復舊,不建議下 蹲或盤坐,也不建議爬樓梯或下梯。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坐月子的時候飲食要注意什麼?

1、忌生冷、寒涼食物:如冰品、飲料、梨子、柚子、葡萄柚、西瓜、椰子、橘子、蕃 茄、綠豆、蓮藕、黃瓜、苦瓜、絲瓜、冬瓜、大白菜、白蘿蔔、茄子、豆腐、海帶。
2、忌烤、油炸、辣、刺激性食物:如醃漬品、咖啡、咖哩、沙茶醬、辣椒。
3、少食酸味食物:如酸梅、醋、檸檬。
4、少吃鹽,食物以清淡為主。
5、食物一定要煮熟、溫熱食用,即使適宜的水果也不宜吃太多。
6、傷口若有紅腫疼痛時禁止吃麻油、酒煮食物。傷口恢復才可以食用蝦子、紅蟳。
7、適宜的飲食:紅蘿蔔、高麗菜、空心菜、茼蒿、菠菜、芹菜、紅菜、紅莧菜、地瓜葉、芭 樂、葡萄、木瓜、草莓、櫻桃、水蜜桃、溫牛奶、雞肉、雞蛋、魚類、豬肚、豬肝、腰仔、紅蟳、牡蠣。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產後為什麼不可以蹲或盤坐?

生產時,為了讓嬰兒順利通過產道,肌肉、靭帶會變得鬆弛,包括骨盆的肌肉靭帶,甚至恥骨聯合也會較鬆弛,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幫助骨盆的復舊,不建議下 蹲或盤坐,也不建議爬樓梯或下梯。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婦科主任 蘇珊玉醫師】

生化湯該如何吃?要吃多久?

舉凡大中華的婦女生產完後總是會來上一碗生化湯幫助排除惡露,但到底要喝多少呢?家裡的婆婆也說不出個準,常常一喝便是一個月,其實這是不對的,正確來說應該配合產婦個人體質經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生化湯加減方給予產婦飲用才是正確的觀念,生化湯主要的目的是逐瘀血、生新血,通常是飲服五~七日、每日一帖即可,此外,剖腹產的媽媽們更是要經由中醫師判斷才能飲用。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蔡秉宸護理師】

Q&A —媽媽生理篇

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可能有產後憂鬱?

我們建議產後媽媽可以利用下面兩個問題,進行簡易評估。 部分婦女在生產後,會產生一些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定現象,但這些現象大部分會在幾天後消失,少部分症狀嚴重之個案,便需要專業介入協助治療。但因為這些症狀可能是不自覺,或常被家屬或周遭親友忽視,以致常無法及時給予適當的幫忙,而造成個人及家庭的困擾,甚至傷害等情況,因此;以下將以淺顯的方式簡介產後憂鬱症的可能原因、分類及處理方式等資訊,期喚起大家正確認識產後憂鬱症。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孕婦健康手冊】

為什麼會發生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明,可能跟生理、心理及社會因子有關,例如:周產期發生重大生活壓力事件、生產時體力耗費及生產經歷重大身心創傷等,亦可能引起產後憂鬱後遺症;此外,產後媽媽須負擔照顧新生兒的角色,或因懷孕造成身體外觀的改變等,也會造成憂鬱。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孕婦健康手冊】

Q&A—寶寶篇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不可以喝水呢?

母乳約有9成的含水量,因此只要喝的奶量足夠,6個月大以下的寶寶,不必再補充水分,避免水中毒發生。6個月~1歲以下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則可以酌量飲水。 6個月大以下的寶寶,因腎臟發育未完全,無法排出過多的水分,若寶寶出現下述症狀痙攣、意識不清等,請盡快就診請醫師協助診察。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蔡秉宸護理師】

觀察寶寶的水分補充夠不夠?

有個簡易公式可以衡量寶寶的水分是否攝取足夠,100C.C.*寶寶公斤數;例如5公斤寶寶:5*100 C.C=500C.C./每日。如果天氣炎熱或寶寶流汗量大可以酌量給寶寶喝水,此外,純親餵的寶寶們可能很難計算水分攝取的數量但可以由尿布的更換量得知寶寶是否攝取足夠水分,正常來說尿布更換量次數一天約於6~10次,且尿布重量足夠的話就可以得知寶寶的飲水量適足,但如果尿味重、顏色很深或有便秘症狀,這些都可能是寶寶水份補充不夠的現象。 當活動力減少,尿布重量減少時,寶寶可能有水分不足現象。可試著酌量給寶寶水分,持續觀察尿量與活動力,如果寶寶的持續水分無法順利補足或活動力減退,建議立即返診。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蔡秉宸護理師】

Q&A—親子同室

何謂親子同室?

親子同室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方式,產婦生產後和新生兒共處一室,讓母親及家人在護理人員協助下,直接參與新生兒的照護,從中學習育嬰技巧,早期建立親子關係。

實施親子同室的好處?

1. 早期建立親子關係。
2. 了解嬰兒生活習性,使嬰兒的需求很快得到回應,對於嬰兒的生理及心理發展都有好處。
3. 學習育嬰技巧。
4. 增進父母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5. 提高成功哺餵母乳機率。

相關文獻

1. 親子同室能促進媽媽及嬰兒熟悉彼此味道,聲音、表達方式及作息,因而加強為人父母的自信心,進而減少父母虐嬰及忽視嬰兒的行為(O` Connor,1989)。
2. 嬰兒在媽媽身邊比較有安全感,能促使媽媽及嬰兒有較好的睡眠品質,嬰兒的哭啼亦會減少(Mosko,Richard,&Mckenna,1997;Keefe,1987/1988)。
3. 親子同室可減少嬰兒猝死及感染機率(UNICFF,2004:London of Health,2000)。

親子同室中父母及家人需學習哪些事情

1. 了解嬰兒正常表現,包括進食及睡眠。
2. 學習照顧嬰兒的一般技巧(如哺乳、洗澡……)。
3. 認識嬰兒的行為暗示。
4. 學習促進親子關係(安撫與溝通)。
5. 了解應該注意的嬰兒生理表徵(求助、就醫)。
6. 嬰兒緊急事件處裡。

親子同室中專業人員的角色功能

1. 協助家人(包括媽媽、爸爸…)了解及滿足嬰兒的需求。
2. 隨時提供母嬰照顧上的協助。
3. 幫忙父母角色扮演及體驗。
4. 連接真實世界與夢想嬰兒的距離。
5. 建立父母的信心與能力。

Q&A—產後哺乳穴位按摩-發奶美胸、一按兩得
(作者:中國附醫中醫部 張尹人醫師)

塞奶了怎麼辦?

要如何改善乳汁鬱積與乳房腫脹疼痛?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盡量排空乳汁」(定時擠乳、多讓寶寶吸吮),擠乳時力道適中地由胸壁規律的往乳頭方向擠壓。

中醫如何幫助產後哺乳?

產後(或產前)請中醫師看診開立發奶中藥,促進乳汁分泌、乳量增加,同時預防塞奶與乳房硬塊。產後第3~8天是乳量倍增最佳時機,此時搭配中藥發奶效果超讚!

除了勤餵奶+發奶中藥,搭配穴位按摩效果更棒!

1. 乳房的穴位(雙十字圖案):

(1) 膻中穴:在2個乳頭的中心點。
(2) 神封穴:胸口兩側,在胸口正中與乳頭間。
(3) 乳中穴:乳頭的位置。
(4) 乳根穴:沿乳頭垂直下來約兩指併攏寬處。
(5) 食竇穴:乳根穴外旁開約三指併攏寬度處。
(6) 膺窗穴:乳頭上方約兩指併攏寬的位置。
(7) 屋翳穴:膺窗穴再往上兩指併攏寬的位置。
(8) 天溪穴:乳頭外旁開約三指併攏寬的位置。
※按摩步驟:乾淨濕毛巾輕輕擦拭乳房後,塗抹按摩乳液或妊娠霜在乳房週圍,每個穴位用指腹按壓5秒,力量適中,可同時按摩雙側。每次共按摩5-10分鐘,一天三次,或餵奶前按摩。可請先生協助按摩。
以下穴位由於版面有限,詳細找法請掃下方QR cord


2. 肩背穴位(可搭配拔罐):肩井穴、天宗穴。


3. 四肢穴位:少澤穴、足三里穴、太衝穴。


4. 耳穴(可搭配耳豆貼):内分泌、乳腺;哺乳前30分鐘按壓一次,每次3分鐘。


Tip-產前調理:懷孕滿37週即可開始按摩乳房,助乳腺通暢,產後較不會塞奶。可在一天之中最放鬆的時段(睡前或洗澡後)進行。

  立即來電
  預約參觀